郝晓光:新编世界地图—历史与科学的交融
报告时间:2019年3月24日(星期日)14:30
报告地点:纬地楼515报告厅
报告人:郝晓光 教授
工作单位:中科院测量与地球物理研究所
举办单位:土木与水利工程学院测绘工程系
报告人简介:
郝晓光,1958年5月生于上海,1982年1月毕业于同济大学测绘专业,理学博士、博士后,中国第13次南极科考队中山站越冬队员,中科院测量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研究员、湖北省测绘学会副秘书长、湖北省南北极考察学会副秘书长、中国测绘学会大地测量专业委员会委员,《地学前缘》编委、《地球物理学进展》编委,《湖北社会科学》马克思主义价值哲学研究专题组稿人;长期从事大地测量学、地球物理学、地震学、地图学、地理学研究;出版著作五部,出版新编世界地图7部,发表论文150余篇;讲座《新编世界地图:历史与科学的交融》于2011年11月和2014年9月登上“中国国家地理大讲堂”和“科学与中国-院士专家讲坛”,讲座《中国地图藏南地名补白研究》于2016年4月和2017年4月再次登上“中国国家地理大讲堂”和“科学与中国-院士专家讲坛”;2012年获湖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,2016年被评为全国科普先进工作者,2017年获湖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。
报告简介:
传统的世界地图使用了500年,以经线分割地球,使南北极地区严重变形且与周缘地区的关系不够明确,如同进入“哈哈镜”,严重变形。2000年,武汉科学家郝晓光提出以纬线切割地球的新视角,并据此创造出“双经双纬”编制的《系列世界地图》。世界第一次在地图上精准、完整地呈现。该地图已指导南北极科考和国际航空,使北京飞纽约航程缩短8000公里。